天津衝刺 建離岸金融中心
【工商時報╱康彰榮╱綜合報導】
積極打造成為中國大陸金融中心的天津,又有新的進展。天津正籌建大陸首個離岸金融中心,目前已完成整體規劃方案,近日將報主管部門審批。該方案對境外資金的流入將不採行國內稅制,也不實行大陸的存款準備率制度。
近年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競相發展金融業,希望成為中國金融中心,初期上海因外商群聚而頗具優勢,但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等弊案發生後氣勢受挫,反倒是天津濱海新區以鴨子划水的姿態後來居上,這兩年陸續爭取到港股直通車、OTC市場等重大金融政策的試點,成為中國金融中心最佳候選地。
「21世紀經濟報導」指稱,天津方面緊鑼密鼓運作離岸金融中心項目已有兩年多。一位參與該項目的核心專家表示:「濱海新區離岸金融中心項目已完成整體規劃方案,並進入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交審批程序階段,預計不久項目可進行實質性啟動階段。」
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文增說:「如果能夠順利獲批,可視為繼OTC之後天津金融領域另一個重大利多。」
離岸金融中心主要是為非居民提供境外貨幣借貸或投資、貿易結算、外匯黃金買賣、保險服務及證券交易等金融業務和服務的一種國際金融中心。一般有三種模式:內外分離型、內外混合型、避稅港型。
參與該項目的專家指出,設計中的天津離岸金融中心將採取內外分離型的模式建立。內外分離型是指離岸金融業務專門針對非居民,金融監管機構對非居民的交易給予稅收上的優惠,對境外資金的流入不實行國內的稅制,也不實行存款準備金制度。
在交易幣種上,天津離岸金融中心將遵循「先外幣後本幣」的原則。
目前濱海新區內的離岸金融業務主要在保稅區和港口內進行,外資銀行是開展離岸金融業務的主力軍。據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的統計,天津共有外資銀行14家,有11家銀行經營離岸金融業務。
報導指出,天津濱海新區建設離岸金融中心的具體目標是:用10至15年的時間,把天津濱海新區建成重要的離岸基金中心、離岸保險中心和離岸銀行業務中心。力爭到2020年,天津離岸金融中心成為全球擁有包括人民幣及其各衍生工具所有交易品種、24小時運作的離岸市場,和規模較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結算中心。
至於離岸金融中心的所在地,天津方面選擇的地點在剛封關運作不久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
台灣也想建立亞太金融中心,但對岸動作頻頻,我們已落後大陸一大步了,現在又不肯鬆綁陸資…
台灣應該也會越來越邊緣化吧。
留言